当前位置:疙瘩小说>武侠修真>酒剑四方> 第八百零七章 轻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零七章 轻贱(2 / 3)

棚屋以里,尚未有分毫热气,外头天寒,即使周可法早早穿得一身棉衣,而今呵出气息,照旧变为道厚重白雾。

“师弟,人死灯灭,人间乃是条断头路,重来无法,何苦将自己折腾成这等模样,如若是一家之言,说你这般念想是错,也就罢了,但如今上齐太平,又有谁人会觉得,你所说的是当世少有箴言。”

“闻师兄看来,师弟误入歧途,一心想要闹腾得不安生,屡败屡战,仍旧执迷不悟,大概图的就是个众人皆醉我独醒,欲要将大势提前,可并无那份能耐,连你这等叫雨淋过的读书人都要如此想,何况是那些始终躲在伞下檐下的世家高门。”

“古时候南漓未曾有多少人家,遭中原称之谓蛮夷之地,但南漓盛产蚌珠琉璃,所以不少商贾纷纷前去南漓,以顶顶轻贱的价钱收来,而后转手卖与中原人,差别仅是在于,商贾是中原人,而南漓人不过是被那些位文人瞧不上眼的蛮夷。后世此举,遭受口诛笔伐,恨不得将当年看清南漓之人的中原人,由打棺椁中挖将出来挫骨扬灰,才算正道。”

“如今我来问你,南漓人手里的蚌珠琉璃,可曾比商贾手中的轻贱?”

闻景升默然,可还是点头。

“那寒门士子的学问,又何尝比世家轻贱。”

周可法定定心神,将已然阴沉面色平复下来,似乎每每提及此事,向来脾气温和性情如沟渠水波的周先生,总是压制不住心头恼火,半晌过后才继续道,“想当年上齐百家齐出,五教昌隆时,曾有前贤尊儒术,当中最大的理,就是儒生讲究个所谓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故而这些位或有真才实学,或唯有抱负天资稍逊之人,代代无穷,将天子与天下四字自告奋勇担到肩头上去,可今日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当年师父那句三山兴隆,仍旧时时回想,难道素来过目不忘的师兄,早已是将这些抛到九霄云外?”

连连逼问,闻景升却只是闭口不言。

表面看来,闻景升只是不愿同自家师弟争执过多,而实情却是连闻景升自问,都是难以给出一句能令自己满意的言语。

那三座山唤作天子山,神灵山,众生山。

早在那时节师父讲说,便连连摇头,说这世上的山很多,如今众生山势大不如前,起因便是有一座势力更大,根基渐稳的山岳,已是取而代之,若说是两座山间找寻个平稳所在,倒还不算艰难,但真要是三山并立,古来圣人都要大耗一番周折,也未必能找寻出良方。如若说当年大齐分崩离析过后,神灵山势微,天子山一家独大,还则罢了,如今又添上一座山,连这王权二字都未必能稳固,令群山皆灭,又不在最为恰当的时机,好比是东方既明前,最为昏暗深沉的夜色,长夜难渡,先求自保便是。

周可法从来不是什么喜好自保的主,更不是那等循规蹈矩的主,当年就时常同先生论道求辩,受罚站上整整一日,待到今日,竟还是不曾改去半分反而锋芒愈盛,只是藏锋许久。

“难怪你要找这等地界落脚,更不与你那位得意门生互通书信往来,而今才大抵猜测出几分,却是师兄小觑了你。”

周可法一笑了之,指指棚屋外走动的学子。

“师兄,天子有爱才之心,上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这个落魄先生,当然不会有半点怨言,不过是想要让好事锦上添花,外头走动的并不都是学子,说话做事,容不得马虎,我为圣上金銮御前教授人才,身在此地两耳不闻窗外事,饶是当朝荀相同我不对付,一个在齐梁学宫中的老叟,怎会对上齐不利,更何谈祸乱朝纲,所以就算是荀相不依不饶,照旧风雨不动。”

的确从周可法隐于此地过后,时常有皇城中官前来嘘寒问暖,却一一被周可法搪塞过去,到如今已无几人时常前来,正好便应了周可法的心思。

立身在此既无党羽亦不曾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