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疙瘩小说>>盛唐华章> 第1291章 这个皇帝成了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1章 这个皇帝成了神(1 / 2)

为期三天的休沐很快结束。
李瑛于元月三日在太极殿参加了新年的第一个早朝,与满朝文武共同制定今年的战略规划,为全年打下基调。
在杜希望的主持下,裁军事宜进行的有条不紊,大唐的军队从巅峰时期的一百五十五万人降低到目前的一百一十八万人,累计裁军三十七万人。
裁军可不只是把士兵撵回家就完了,还得安抚他们的情绪,发放一定的补贴,才能保证这些士兵回家后安居乐业,避免他们落草为寇,为祸一方。
三十七万人的规模占了大唐军队总数的四分之一,就算按照每人发放三十贯补偿金计算,也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故此,在李瑛的谋划下,兵部与户部以及各地官府一起合作,对裁减士兵实行补偿金加田地的方案。
具体是给士兵发放五到十贯左右的补偿金,剩下的用士兵籍贯所在地的田地作为补偿。
至于田地怎么来的,答案是从土豪劣绅手里没收的。
这些仗势欺人的豪绅身上都有大量的污点,只要深入调查,几乎没有一个干净的。
但要靠着朝廷中枢部门去调查全国一千多个县的违法行为,那工作量就跟愚公移山差不多。
因此李瑛这才把全国各地的三级官府全部拉进了裁军机构,谁也别想置身事外。
兵部的责任是拟定裁员名单,把那些战斗力薄弱的老弱病残淘汰掉,户部则按照裁员人数提供补偿金。
不管被裁掉的士兵来自于哪支军队,俱都按照籍贯发配到原籍,由省、郡、县进行妥善安置,为他们提供田地作为补偿。
举个例子,假设登封县有五百名裁员士兵返乡,那么县衙需要向这些人提供大概五千亩左右的土地进行补偿,折算价格为每亩抵一贯补偿金。
如果县衙手里没有地,那你就自己调查当地的地主豪绅,从他们手里把田地收上来,再分配给裁员士兵。
有朝廷的要求,以及刑部、大理寺的支持,各地官府都放开手脚干,查处了许多违法之事,没收了大量的田地。
用李瑛的话说,这就叫做“把责任分配到地方”,而不是由朝廷自己来解决问题。
裁军完成之后,将会让大唐一年节省五百万贯的支出,大幅减轻财政压力。
除了裁军之外,由杜甫主持的修建学堂事宜也在全国展开的如火如荼。
在过去的一年内,文教局总计在全国建设了超过五万座学堂,基本上实现了每个县至少不低于三十座学堂的规划。
这些公立学堂对所有百姓实行免费教育,无论贫富,凡十四岁以下、八岁以上,均可就近报名读书。
按照一个学堂一百名学生计算,一个县就有五千名青少年接受文化教育。
五万个学堂最多可以对五百万青少年进行扫盲,教育资源已经超过了学生的数量。
根据户部的人口普查,大唐在永乐元年的人口总数为七千五百六十八万人,比开元时期统计的人口多出了九百万。
也就是说,大唐的人口数量并没有因为三年内战减少,反而增加了。
之所以出现这个结果,是因为李瑛三令五申的要求户部与各级政府严厉核查人口,如有出现瞒报、漏报、谎报的情况,各县县令、县尉、县丞、主薄全部问责,一律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在大唐皇帝的严厉政策下,各地官员不敢再敷衍了事,进行了中国历史上最严格的一次人口普查。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唐的人口达到了7568万,比开元十二年的6630万人增加了938万人口。
全国总人口七千五百万,年龄在八到十四岁之间的青少年人数为480万,教育部门的资源已经覆盖了生源,基本上让所有青少年都有了读书的机会。
按照李瑛的预算,每个学堂的投资在一百贯左右,五万座学堂的建设总共支出了不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