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一经发布,顿时引起天下众人的讨论。
百姓们对秦王的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真不愧是他们敬爱的王爷呀,有胆有识有魄力!
此事很快也传进了朝廷掌控的地盘中,各官员们对秦王多了几分好感。
秦王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且不畏艰险。
更重要的是秦王并不是口头上说说那么简单,他真的去行动了。
就像一直侵扰中原王朝无数年的草原敌人,直接被秦王彻底征服。
就像高原上的吐蕃人,那里地势险峻,空气稀薄。
中原人到了高原之上容易有高原反应,很难打赢敌人。
但是秦王殿下亲率大军打败对方,消除大唐西南之患。
除此之外,秦王还在不断消灭大唐周围各国,扩大大唐地盘,扬大唐国威。
秦王对他的百姓们也非常的好,让他们都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
事情传进长安皇宫。
李世民看着日报上的文章,心中也是惊叹不已。
“哈哈,不愧是朕的好儿子!有胆有识,像朕!”李世民笑了起来。
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面对任何强敌,无所畏惧,哪怕是高大的山峰挡在自己面前,也要将其干倒。
李世民开心过后,神色又有些凝重。
秦王太优秀了呀!让他这个皇上甚是忌惮。
“学学!你们都学学秦王的这种魄力、这种思想!”
李世民在朝堂之上当着众官员说道。
这件事情既然登载在了报纸上,那就瞒不住了。
李世民索性就在朝堂上公之于众,跟大家好好探讨探讨。
“希望你们都能拥有坚定的思想,无所畏惧的勇气。就像秦王所说的,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无论挡在我们前方的是什么危险和困难,都要将其克服!”
官员们认真聆听,秦王这份坚定的思想确实值得学习。
朝会结束之后,李世民又把房玄龄等人叫到书房,跟他们开了个小会。
讨论的内容还是九洲日报上的那篇文章,让他们督促各地官员认真学习、执行。
“以后关于秦王的事情,不要一棍子打死。能够学习的,我们就去认真学习,弥补我们的不足。”
李世民继续对大臣们说道。
“秦王的强大,我们有目共睹!朝廷这边不能落后,要追上去!”
以前面对秦王的各种事情,李世民都选择压下去,不允许大家当众讨论,更不允许大家去学习。
但现在不一样了,朝廷失了大势,无力与秦王正面抗。
李世民能做的就是暂时忍耐,不断学习秦王的长处,弥补短处,增强朝廷的实力。
官员们点了点头,记在心中。
皇上现在对秦王的态度,大家还是挺喜欢的,和和气气的多好。
他们不希望皇上跟秦王争个你死我活,这样对大唐,对于他们这些官员们来讲,都不是什么好事。
……
北方草原,独逻河畔。
李恪站在河边,望着前方的空地。
他要在此处修建一座城池,要把它打造成北方草原最大的城市之一。
此地依山傍水,风景还不错,地理位置也很好。
后世的乌兰巴托便在此地。
“主公,确定这片区域全都要修建成城池吗?”
姚广孝来到李恪身旁,略感惊讶的问道。
他刚才已经看了李恪的规划图,这座城池的面积非常广大,修建起来难度不小。
“咱们既然要修,那就要修一个大大的城池!不然以后还要再去扩建,太过麻烦。”
李恪淡淡一笑,他规划城池并非只看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