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疙瘩小说>>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第7章 萧何的烦恼(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萧何的烦恼(下)(1 / 2)

萧何过手的资材就如同这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在过去几年,整个汉中、关中之地,萧何才是那个真正的王。源源不断向荥阳前线输送人口、物资的过程中,萧何的双手沾足了油水。沛县老萧是能吏,可从来都没有人说老萧是廉吏,在沛县的时候,老萧交好江湖人士老刘的钱都是哪儿来的,总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些过手的米粮、人口,目力所及的土地、宫室、各种各样的物资,关中的豪门贵胄……目力所及的一切,都通过这样那样的办法,变成田产、钱财落在了老萧的名下。从沛县走出来,冒着杀头的风险来造反,总算得到了差不多补偿自己的回报。

战争期间的各项物资,就是烂账,100斤米粮,送到荥阳只有50斤,是很正常的事儿,问就是在路上被民夫吃掉了,被老鼠吃掉了,被家雀吃掉了,是正常的损耗。落到老萧手里的,只不过是家雀嘴边漏下的一点渣渣,成千上万车米粮送到荥阳,这渣渣多一点是正常的吧?老萧贪的不多,尽心尽力把大部分还是认认真真的送到了前线送到了刘邦手里,自己过手沾一点点油水,谁也说不出啥来。

更何况。自己远离前线经营后方,虽然劳苦功高,但是也担心自己不跟在刘邦身边,日久生嫌,就把自己的子侄们都送到刘邦的军营中,虽然没有明说这些子弟是质子,但是老萧和老刘交往多少年,很多话不用摆在明面上,老萧送到前线去,老刘也不会让这些萧氏子弟真的冲锋陷阵亲冒矢石,而是妥善安置,整场战争下来,一根毛都没有掉过。

所谓君臣相知,不过如此!

老刘喜欢女人,老萧喜欢钱财,大家在这个天下各取所需,老萧不去碰老刘喜欢的女人和权势,老刘也默认老萧帮自己干活的时候得一点好处,这挺好。

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了。

再不需要源源不断往前线送粮送人了。这两件事情断了,因为这两件事情所产生的油水也就断掉了。

一个习惯改掉,让人很难接受。

一个能带来愉悦感的习惯被突然改掉,会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会让人不习惯的。

在萧何所处的左丞相这样重要的位置上,如果战争后勤体系被打断,那么他自然能够想出其他新的消耗财富的方式来。毕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财富的流动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而萧何所能想到的仅次于战争的花钱方法,便是国家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对咸阳这座皇都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俗话说得好,富过三代,才懂得穿衣吃饭。然而,相比之下,始皇帝才是真正懂得如何花钱的人。他将大量的财富投入到了长城和直道的建设之中。如果始皇帝没有驾崩,他完全可以无限制地继续建设直道,使得大秦的直道能够延伸到每一个郡县。

可惜的是,后世的帝王将相们很少有像始皇帝那样的气魄。而萧何所能想到的花钱手段,便是依照始皇帝时代的规划,将咸阳的城池和宫室重新修建起来。要完成这样的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工匠和劳役,还需要无数的资材。

工程规模越大,涉及的财富也就越多。只要有一点油水可捞,哪怕只是在衣服上随意擦拭一下,都能剩下不少财富。这对于那些负责工程的官员和相关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因此,这份大汉皇都图刚刚勾勒出来,还未得到刘邦的批准,萧何便迫不及待地在咸阳城中大兴土木,着手重建宫室。尽管项羽在咸阳城中肆意烧杀抢掠,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实际上宫室建筑的损毁程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秦朝的宫殿多采用夯土结构建造,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坚固耐用,不易被烧毁。所以,虽然宫殿中的梁柱等木质部分可能会被烧毁,但夯土的外墙依然屹立不倒。只要将烧毁的梁柱替换掉,重新盖上屋顶,再在夯土外墙上糊一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