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看着马克离开办公室的背影,轻轻呼出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的决定在很多人看来过于保守,甚至是“愚蠢”。
但他更清楚,在金融市场的血雨腥风中,活下来并且持续盈利,远比一时的风光更为重要。
他走到窗边,东京的夜色更加迷人了。
他没有立刻回到办公桌后,而是决定下楼,亲自去感受一下这座被财富和欲望点燃的城市。
走出写字楼,喧嚣与热浪扑面而来。
何晓漫步在银座繁华的街头,这里堪称是日本经济奇迹的橱窗。
街道两旁,奢侈品旗舰店林立——LV、香奈儿、爱马仕、卡地亚……橱窗里的商品在射灯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街道上,车流如织,劳斯莱斯银刺、法拉利Testarossa、保时捷911等顶级跑车不时轰鸣着驶过,即便是相对“普通”的奔驰S级和宝马7系,也如同出租车般常见。
至于日本本土的“风田”皇冠、日产公爵等高级轿车,更是比比皆是。
行人摩肩接踵,每个人都昂首挺胸,步履匆匆,脸上洋溢着一种近乎膨胀的自信。
男人们西装革履,手腕上不经意间露出的,是金光闪闪的劳力士、百达翡丽;女人们妆容精致,身着当季最新款的时装,手里拎着的不是爱马仕的铂金包,就是古驰的竹节包,或是香奈儿的经典款。
移动电话更是成功人士的标配,人们旁若无人地大声通话,谈论着股票代码、土地交易或是高尔夫会员证的价格——后者在泡沫时期也被炒到了天价。
何晓走进一家高档咖啡馆,点了一杯咖啡。
邻桌几位穿着考究的年轻白领正在兴奋地交谈。
“田中桑,你昨天又赚了多少?听说你买的住友金属工业又涨停了?”
“哈哈,小意思,也就够买块劳力士吧!你呢?听说你在六本木又订了一套公寓?”
“是啊!首付才10%,剩下的全靠贷款!反正房价月月涨,明年转手就能赚一倍!打工?谁还靠那点死工资啊!现在这个时代,眼光和胆量才是最重要的!”
“没错!我们这代人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只要敢想敢做,财富唾手可得!”
听着这些充满亢奋和理所当然的对话,何晓心中泛起一丝冷意。
这一幕何其熟悉?八十年代的倭国,九十年代末的南棒,二十一世纪初的内地一线城市……历史总是在不同的时空上演着相似的剧本。
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如同魔法棒一般,点石成金,让无数普通人一夜之间拥有了过去几代人都不敢想象的财富。
这种财富的“增值”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远远超过了他们通过辛勤工作所能获得的收入。
一套位于东京核心区的公寓,一年的涨幅可能就抵得上一个普通职员十年的薪水。
于是,“打工”在许多人眼中变成了效率低下、缺乏“财商”的表现。
炒股、炒房、炒高尔夫会员证、甚至炒艺术品……任何可以“炒”的东西都成了他们眼中快速致富的捷径。
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投机氛围,人们沉醉于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带来的虚幻满足感中,尽情地挥霍、消费,享受着泡沫顶端的“美好生活”。
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这些大城市的年轻人,成为了这场泡沫盛宴中最活跃的参与者。
他们以“大胆”和“魄力”为荣,将父母积攒的积蓄、甚至通过高杠杆借贷来的资金,毫不犹豫地投入股市和楼市。
他们确实吃到了时代发展的红利,成为了国家经济狂飙突进时期“最幸运”的一代人。
然而,何晓知道,盛宴终有散场时。
当泡沫破灭,资产